《陜菜檔案》 系列文章
劉峻嶺







一九八七年四月十七日,中國烹飪協會第一次代表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,時任中顧委常委🎠、中國烹飪協會顧問的李一瑉同誌在大會發言時說到:“四大菜系之外,西北的陜西菜也很有特色🗣,不能只是羊肉泡饃🧑🏿🏫。我在陜西工作過,三原🪆、涇陽的菜也非常好👨🏻🏫。甘肅⤵️🤧、新疆菜也都有其特色。“四大菜系”並不能包括西北風味🤔,西北還是一個空白👯♂️,有待研究⛹️♀️、整理。” 這個西北指的就是陜西🦧🙅♂️、甘肅、青海🙍♂️、寧夏和新疆地區🦏。而李一瑉同誌在中國烹飪協會成立大會上的這個講話,無疑是給中國烹壇長期以來一直以四大菜系、八大幫派為主體的輿論導向,擲出了一枚深水炸彈,不僅讓平靜的中國烹壇泛起了漣漪的浪花👩🏻🦼,也讓大家知道了陜西菜和西北菜🤷🏽♀️👼🏻。
眾所周知🤸🏿♂️,西北五省地域遼闊,物產豐富,民族眾多🌐,食風濃郁。地域遼闊是指這一片地方約占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一;物產豐富是說五谷雜糧繁多(小麥🧑🏻🦲💇🏽、大麥👨🏻🏫、小米、青稞♐️、蓧面🙈、蕎麥、糜子、玉米等)🏗、五畜野味豐盛(牛、驢𓀛、羊👰🏼♂️🟰、豬👨🏼🦱、牦牛、駱駝、鹿、兔、雁🧚🏻🤛🏻、野鴨等)、蔬菜水果量大(白菜👯♀️、蘿蔔、蓮菜👨🏫🦸🏽♀️、辣椒、魔芋、蕨根、蔓菁、韭菜🆑、土豆、大棗、蘋果、西瓜、白蘭瓜⚾️、哈密瓜、葡萄等)👩👧👧;菌藻藥材獨特(冬蟲夏草🚶♀️、發菜🪦、地耳📖、啊魏蘑菇🧗♀️、蕨麻🀄️、百合🧞、枸杞🥇、天麻🙂↔️、黃芪等);民族眾多是指除了漢族外,還有回、維吾爾👩🏻🏫、滿、裕固、撒拉、哈薩克、達斡爾、柯爾克孜🧁、烏茲別克等少數民族;食風濃郁,是指西北地區不同的地理條件形成不同的生活習慣、不同物產形成的不同風味特色、不同民族的不同習俗等因素,就使得西北菜有著粗獷大氣、豪爽包容不一樣的西北風韻。這些富含西北風韻的西北菜,從陳銳同誌編著的《西北菜肴趣談》一書中就可窺一斑。
由甘肅人民出版社於1985年8月出版的《西北菜肴趣談》一書,算是比較早提出“西北菜”這一概念的紙質佐證。編著者陳銳可以說是個有心👞、有識、有智🥅、有趣的人,他在書中共收匯編輯了流傳盛行於西北地區的名饌佳肴175種🗑。在這175種菜肴中🧤,除了西北風味外😛,也包括部分八大菜系中有代表的名菜🙌,並對所編菜肴的歷史淵源、掌故趣聞✒️、詩詞文賦、神話傳說🧏🏻♀️、風味特色以及製作方法,作了比較深入詳細的介紹🛐。而這些菜肴介紹的資料,大都來源於烹飪典籍👨🏻🚀、歷史筆記、地方誌🧑🏿🚀🧛🏼♂️、民間流傳和近代的報刊撰文,有根有源有故事,有理有據有文采🧘♂️,讓人們看了就有一品為快的欲望。如他在“駝峰炒五絲”一菜中就寫到:駝峰即駱駝背上的肉峰,肉質細嫩,豐腴肥美,歷來被視為珍饈佳肴。“南宋詩人陸遊《東山》詩中:“駝酥鵝黃出隴右👳🏽,熊肪白玉黔南來”的駝酥即是指西北地區甘肅河西的駝峰。“駝峰炒五絲”是河西歷史悠久的傳統佳肴,其源可追溯到唐朝以前🤛🏽。據《明皇雜錄》🕥:明皇每年十月赴華清宮🚣🏽,楊國忠姐妹五家扈從。出發前匯集國忠府第,大擺宴席,海吃海喝。明皇還擔心他們吃不飽🧜♂️,專差太監送來“禦廚八珍”🩵🖕,以滿足大家的胃口🧻🧛🏻♀️。主客舉起“犀箸”,端著“玉杯”,美人從旁捧壺勸酒👨🦰,樂隊吹打助興,極其豪奢。唐朝大詩人杜甫《麗人行》中“紫駝之峰出翠釜,水晶之盤行素鱗,犀筋厭飫久未下😶,鸞刀縷切空紛綸”,意在諷刺虢國夫人與楊國忠等的奢侈淫亂,卻也歷史地記錄了駝峰作為珍品在食饌中是不可多得的食材。” 睜眼閱讀是故事,閉眼回放是場景,這就是該書的魅力。
《西北菜肴趣談》也是按照菜譜的編寫模式🚞,將175種菜肴分為肉菜類(51種) 🚴🏻♂️、水產菜類 (25種) 、禽蛋菜類(31種)💁🏽♀️、山珍海味菜類(27種)、素菜類(8種)、甜菜類(16種)、雜菜類(16種)。它和普通菜譜不同的是“趣談”🙍🏽♀️,就是每款菜名下都先有一段說事✍🏼:或歷史故事、或史籍記載、或來源出處👩🏻🦱、或民間傳說……👩🎤,然後才是使用原料,製作方法。如“西夏石烤羊”是這樣說的:““石烤羊”是西夏的傳統民族佳肴。西夏是宋代國名,亦稱“大夏”其先祖為黨項羌,姓拓拔氏🧑🏽🍳,唐王朝賜姓李,世為夏州(即今湖北省漢口市,節度使🧏♀️,至宋)。宋王朝賜姓趙,傳至元昊,舉兵造反👱🏻♀️,稱帝,國號夏史稱西夏,據有十四州,綏遠境內的鄂爾多斯🧖🏽♂️,寧夏境內的阿拉善,甘肅省西北部皆其地,都城興慶(即今寧夏縣)👩👧👦,屢寇宋邊,又與金搆兵十余年👃🏿,精銳殆盡,傳德旺🥍,蒙古伐之,德旺猶悸死💾,國人立睍,蒙古盡克其它,睍出降💗。自昊至睍,凡十二主👎🏽,一百九十六年,起自公元1032年✷,訖1227年。西夏人原為遊牧民族,喜食牛羊肉。當時河西走廊廣闊的草原🧑🏿🎤,牛羊成群;祁連山麓和戈壁灘上石羊、黃羊遍野。“石烤羊”是用河西豐富的羊肉在青石板上烤炙而食🎿🍐,其味鮮嫩酥香8️⃣,風味獨特👲🏽,流傳至今🧓🏻💆🏽♀️。” 再如“烤全羊”是這樣說的:““烤全羊”是內蒙、新疆🙇🏽♂️、甘肅🫣🤹🏽♀️、青海等省區的傳統宴席名饌🚑,有烤爐和叉烤之分🦹🏿♂️⚛️。爐烤之法尤多見👩🎨。其源可追溯到兩千年前周朝“八珍”之一的“炮牂”。《禮記.內則篇》記錄了“炮豚炮牂”及其技藝高超,使人嘆服的烹調方法(見烤小豬)。但在其後的烹飪典籍中,“烤小豬”多有記載,而“烤全羊”記載甚少。” 又如“爆三樣”是這樣說的:““爆三樣”源於我國宮廷菜“全家福”🪠🤹🏽♂️。因原料不全、以投料三樣而名,歷時千古🌄,全國各地皆有製作。此菜選用豬瘦肉🧵、豬腰、豬肝🧑🦰。豬瘦肉滋養臟腑、滑潤肌膚,補中益氣;豬腰理腎氣,通膀胱🚪,治腰疼;豬肝補肝明目🏎,療肝虛浮腫,通經下乳🧯,配以滋養益胃,安精潤躁👨🏼🏫、活血去淤的木耳🤖🔤,紅白相間,色彩鮮艷💪🏽、鮮嫩爽口,滋味醇香♏️,色、香、味🎗、形及營養俱佳👣,素為隴原傳統名品。” 還有“八寶飯”是這樣說的🧑🏼🦲🖨:“八寶飯”色澤鮮艷美觀,質軟甜香,為酒席上的佳肴👩🦲。此菜相傳源出於武王伐紂的慶功宴上👈。紂,名受辛🧔🏼,帝乙子,商代之末主🧑🏼🦳,臂力過人,敏捷善辯,嗜好酒色🧑🏻🦼➡️,暴虐無道,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暴君。公元前1123年🧑💻🎖,周武王率諸侯東征,敗紂於今河南省洪縣南的牧野👃🏼👩🚒。紂自焚死🚴👨🏿🎤,武王乃伐天下,建都於鎬,即今長安西上林苑中。在周武伐紂🦨、建立天下的大業中,伯達、伯適、仲突、仲忽☢️、叔夜、叔夏、季隨、季䯄八士功勛赫赫,深為武王和人民稱譽。在慶祝武王伐紂的慶功宴會上🤵🏼♀️,天下歡騰👨🏿🍼,將士雀躍庖人應景而作八寶飯慶賀。食材八寶象征著有功的八士,用山楂則寓意火化紂王🈳。此菜經歷千年🙅🏿♂️,流傳全國,由於各地習俗、口味有異,用料亦不相同👵🏼,但其烹製方法、風味基本相同。” 這樣就使每道菜不僅僅是有趣味性🐪,更有知識性和文化性。
說是西北菜肴趣談🧚🏻♂️🚓,實際上是把西北地區的菜和部分全國八大菜系的菜,都通過“趣談”的形式緊緊的和甘肅菜對接, 如陜菜的帶把肘子、三皮絲、酸辣裏脊、鍋子魚、葫蘆雞♕、貴妃雞、箸頭春🌍、紅燒娃娃魚🎑、枸杞銀耳等;川菜的魚香肉絲、宮爆雞丁🧑🚒、燈影牛肉🧎🏻♀️、幹煸牛肉絲等🌬👶🏼;魯菜的九轉大腸🙇🏽♂️、三不粘等😨;江淮蘇錫菜的東坡肉🚵🏿♂️、松鼠魚、西湖醋魚、三套鴨🦛⛓️💥、紅燒馬鞍橋等。例如在談陜菜“三皮絲”是這樣說的:“據有關資料載,此菜原稱“剝豹皮”🪅✋ ,是唐代京城長安廚師為發泄對王旭、李嵩、李全交不滿而創製的。王旭為中唐時左臺侍禦史,李嵩、李全交為監察史。這三人貪贓枉法,作惡多端🕎,長安人民憤恨之極,時稱王旭為“黑豹”,李嵩為“赤黧豹”,李全交為“白額豹”。長安有個姓呂的廚師,將烏雞皮🕺🏽、海蜇皮✤、豬皮三種不同顏色的皮製成菜佐酒,意為活剝“三豹”皮,以發泄其對“三豹”的憤恨。不料姓呂的廚師被小人告密🦃🕒,慘遭“三豹”殺害但他創製的這款菜卻傳遍京城🍨。為懷念這位廚師,有個酒店將“剝豹皮”改名為“三皮絲”繼續經營,就這樣,“三皮絲”流傳西安,及至西北🏢。解放前,馬步芳🌽、馬步青、馬鴻逵統治西北,搞得民不聊生。甘肅、寧夏🧑🏻🦯、青海三省區人民視“三馬”為“三豹”,故多做此菜發泄其不滿。” 再如在談川菜“魚香肉絲”時是這樣說的:“魚香是四川菜肴中特有的一種味型⛹️。此菜在烹製時,采用辣椒👈🏽、蔥⤴️、姜、蒜、糖、醋、清醬等調料,頗似民間烹魚所用的調料,其味亦和民間烹魚極相似,故名。甘肅和四川毗鄰🙇🏼♀️,特別是武都👉🏼、文縣和四川往來頻繁,經濟、文化交流自古有之。故四川許多名饌早就傳入武都、文縣,之後遍及全省。目前,魚香肉絲不僅是甘肅各地川菜館的看家菜🥷🏿,也是地方風味菜館常備的菜🎴。” 又如在談到魯菜“九轉大腸”時是這樣說的👩🏻🦰:“濟南的“九華樓”以經營豬下水而馳名,店主杜某是個大賈巨商,他對“九”字有特別的喜好。他在濟南所開的九座店鋪🧖🏿,店號都冠以“九”字,“九華樓”酒樓是其中之一👮🏻。他很講究飲食,不惜下重金招聘名師高手🏌️,經常在酒樓宴客🌥。過去🙌,用豬下水烹製的菜肴是不屑上席的👕。這家酒樓對用腸𓀙、肚🤪、肝、腰等下水原料製作菜肴🏌️♀️,煞費了一番功夫,創製了別具風味的菜肴,贏得了食客的贊譽。其中以“九轉大腸”聲譽最高。因為用了道家“九轉”之詞,將此菜寓意道家反復燒煉可使人起死回生的仙丹妙藥“九轉金丹”,使“九轉大腸”成了風靡一時的山東名菜🙎🏻。”
細觀“西北菜肴趣談”中的這些菜肴,無論是雪峰駝掌、烤全羊、帶把肘子🦫、扒燒整豬頭🧔🏿♂️,還是大塊辣子雞、西夏石烤羊、鍋燒牛肉、梅花羊頭等,無不體現著彪悍、粗獷🍋、大氣那西北菜肴的獨特風格和魅力;無論是漢唐盛世的絲綢之路使得西北地區車水馬龍、繁榮昌盛的年代🤦🏽,還是隨著國家政治👨🏼、經濟、文化中心的東遷南移後落魄成荒涼的大西北,西北菜肴中那具有皇家血統的多方位🫳🏿、多品類、多層次📖🥐、多色彩的氣概和風格卻是展現的酣暢淋漓。
正是這本書,讓世人領悟、感受到了那個歷史悠久👨🏿🏭、文采煥然、大俗大雅、渾厚敦實💁🏼♂️、風味獨俱的西北菜😺。